搜索
首页 作者

《莫春雍熙寺访沈自诚不遇》

暇日远相问,古寺幽且深。
青苔余华落,双树一莺吟。
炉存散微篆,茗熟独成斟。
明当持山酒,慰子客居心。
作品赏析
这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深沉意境的诗。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幽深的古寺环境,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思念。 首联“暇日远相问,古寺幽且深。”,诗人以问候开篇,引出古寺的幽深环境。这既展示了诗人的关切之情,又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古寺景象。 颔联“青苔余华落,双树一莺吟。”,诗人进一步细化古寺的景色,描绘了青苔与落花交织的景象,以及双树间莺鸟的鸣唱。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,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古寺的静谧与生机。 颈联“炉存散微篆,茗熟独成斟。”,诗人转而描绘室内景象,香炉中散发的微篆与熟透的茗茶,形成了诗人独酌的场景。此联通过室内物件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沉静的内心世界。 尾联“明当持山酒,慰子客居心。”,诗人在结尾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,明天将带上山酒,去慰问友人客居的心情。这一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,以及对友人处境的理解与关怀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古寺的幽静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理解。同时,诗人的写作技巧也十分高超,通过对环境、物件、情感的细腻描绘,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创作背景
《莫春雍熙寺访沈自诚不遇》是明朝文学家完璞琦公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访问朋友沈自诚不遇的情景。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: 1. 春季景象:诗歌描绘了春天的美景,这可能是在春天访问朋友的原因之一,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的季节,人们往往愿意外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。 2. 友情寻访:作者去雍熙寺寻访朋友沈自诚,这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。然而,不巧的是朋友不在家,让作者略感失望。 3. 人生感慨:通过寻访朋友不遇这件事,作者或许对人生际遇有所感慨,这种感慨在诗歌中得以体现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春季景象、友情寻访以及人生感慨等方面。
诗词关键字: 古寺 居心 青苔
相关诗词
  • 1
    [明]
    漫客狂游去不归,柳深江碧莫春时。
    十年客梦连宵雨,万里山行满箧诗。
    南浦草多离恨远,青楼人去雁来迟。
    何妨脱却风尘吏,日日街头醉似泥。
  • 2
    [宋]
    修文巷裹莫春前,欲上旗亭问客船。
    忽有短笺无寄处,渔梁却在泪痕边。
  • 3
    [明]
    妆奁虫网镜生尘,门掩桃花寂莫春。
    依旧小楼明月在,不知谁是卷帘人。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