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秋日归虎丘怀銛仲刚书记》
虎丘共作五年留,几度相携上小舟。 杨柳春桥半塘寺,芙蓉夜月百花洲。 长林放鹤闲支遁,一室编蒲老睦州。 此日独归怀往事,空山草树不胜秋。 |
作品赏析
|
这首诗充满了怀旧和思念之情,诗人在回忆过去五年在虎丘留下的美好时光。他曾多次和朋友一起乘小舟,欣赏春天的杨柳和寺庙,欣赏秋天的芙蓉和百花洲。这些美好的回忆在他的心中永远珍藏。
在这首诗中,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来表现他的感受。例如,“杨柳春桥半塘寺”一句,通过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,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;“芙蓉夜月百花洲”一句,则通过描绘秋天百花盛开的景象,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。
同时,诗人在诗中也提到了一些人物,如支遁和老睦州,这些人物都曾是他的朋友或同伴,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。然而,现在他们已经离去,只留下诗人独自怀念往事。
最后,诗人通过“此日独归怀往事,空山草树不胜秋”一句,表达了他独自回到虎丘,面对秋草树木,不禁感慨万千,思念过去的情感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对虎丘美景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,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。
|
创作背景
《秋日归虎丘怀銛仲刚书记》是明代文人完璞琦公创作的一首诗歌。诗歌描绘了秋天回到虎丘(苏州的一处名胜)时,作者对友人銛仲刚书记的怀念之情。完璞琦公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秋天的感怀。
对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:
1. 地点背景:诗歌中的地点背景是虎丘,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美丽秋色的地方。完璞琦公可能在秋天游览虎丘时,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,同时想起了与友人銛仲刚书记共度的美好时光,因此创作了此诗。
2. 人际背景:完璞琦公与銛仲刚书记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谊,但由于某种原因,两人暂时分离。在秋天的某个时刻,完璞琦公回到了虎丘这个他们曾经共同游览的地方,勾起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,因此写下了这首诗。
3. 情感背景: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怀和对友人的思念。完璞琦公可能在创作过程中,试图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,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。
总之,《秋日归虎丘怀銛仲刚书记》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、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感悟密切相关。
相关诗词
-
梅花浑似真真面,留我倚阑杆。
雪晴天气,松腰玉瘦,泉眼冰寒。
兴亡遗恨,一丘黄土,千古青山。
老僧同醉,残碑休打,宝剑羞看。
-
徒劳官职在天涯,一望家园一泪垂。
不是虎丘多胜概,拂衣归去已多时。
-
梅烂荷圆六月天,归帆高背虎丘烟。
到时自见成行雁,别处休听满树蝉。
卖剑为赊吴市酒,携家犹借洞庭船。
待看春榜来江外,名占蓬莱第几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