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》
闲园柳绿井桃红,野径荒墟左右通。 清迥独连江水北,芳菲更似洛城东。 时看雨歇人归岫,每觉潮来树起风。 闻道金门堪避世,何须身与海鸥同。 |
作品赏析
|
这是一首描绘闲园景色的诗,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园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感受。
首联“闲园柳绿井桃红,野径荒墟左右通”,用绿柳和红桃点缀出闲园的春色,同时野径和荒墟的描绘也显示了园中的自然和原始风貌。这一联通过对景物的刻画,营造了闲园寂静、优美的氛围。
颔联“清迥独连江水北,芳菲更似洛城东”,用清迥和芳菲两个形容词,进一步描绘了闲园的清新和芳香。同时,通过比喻与江水北和洛城东的美景相比,更加凸显了闲园的美景。
颈联“时看雨歇人归岫,每觉潮来树起风”,通过描写雨歇人归和潮来树起的情景,生动展现了闲园中的自然气息和诗人的感受。这一联的描绘更加深了读者对闲园幽静、自然的理解。
尾联“闻道金门堪避世,何须身与海鸥同”,通过引用金门避世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闲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。同时,通过与海鸥相比,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自由、自然生活的渴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闲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的感受表达,营造了闲园幽静、自然、美丽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、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渴望。
|
创作背景
《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》是唐代诗人张南史的一首诗。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:
1. 时代背景: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代,文学和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同时,唐朝也是一个多民族、多元文化的国家,各种文化交流融合,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。
2. 个人背景:张南史是唐代的诗人,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为主,风格清新自然,富有生活气息。此诗是作者江北望春时所作,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人皇甫补阙的思念之情。
综上所述,《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》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在唐朝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下,诗人张南史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,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相关诗词
-
流落时相见,悲欢共此情。
兴因尊酒洽,愁为故人轻。
暗滴花茎露,斜晖月过城。
那知横吹笛,江外作边声。
-
顷持宪简推高步,独占诗流横素波。
--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,谁能千里远经过。
--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,少长还同宴永和。
--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,晨趋几日重鸣珂。
--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,千方雾起隐嵯峨。
--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,历历寒枝露鸟窠。
--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,鲁国今从弟子科。
--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,何曾将口恨蹉跎。
--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,共知殷叹树婆娑。
--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,衲衣长向雪峰何。
--皎然
-
喜嘉客,辟前轩。
天月净,水云昏。
--颜真卿雁声苦,蟾影寒。
闻裛浥,滴檀栾。
--陆羽欢宴处,江湖间。
--皇甫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