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》
南楼渚风起,树杪见沧波。 稍觉征帆上,萧萧暮雨多。 沙洲殊未极,云水更相和。 欲问任公子,垂纶意若何。 |
作品赏析
|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的诗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,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感慨和思考。
首联“南楼渚风起,树杪见沧波。”描绘了南楼的湖渚上风吹水起,树梢间可见苍茫的波浪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,渲染出一种壮阔、苍茫的氛围。
颔联“稍觉征帆上,萧萧暮雨多。”描述了诗人感觉到远行的帆船上,萧萧的暮雨更为密集。这一联通过诗人的感官体验,进一步渲染出苍茫、凄清的氛围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行人的同情和关怀。
颈联“沙洲殊未极,云水更相和。”描绘了沙洲并未到尽头,云和水相互交融。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和和谐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。
尾联“欲问任公子,垂纶意若何。”是诗人想要询问任公子,垂钓的心意如何。这一联通过引入历史人物任公子的垂钓故事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入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,对隐居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。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,感受到了自然的壮阔和和谐,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。
|
创作背景
《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》是唐朝诗人张南史的一首诗,描绘了他在富阳南楼远望浙江风起时的景象。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:
1. 地理背景:富阳位于浙江西部,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江河之一,沿江风景秀丽。张南史在富阳南楼远眺,可以看到浙江江面宽阔,水波荡漾,风起云涌。
2. 气候背景:浙江地区气候湿润,多雨多雾,风起时江面更显波澜壮阔。张南史在此背景下创作,可能受到了气候特征的启发。
3. 个人情感:张南史在观看浙江风起时,可能心生感慨,对自然景观的壮美产生敬仰之情,或者对人生、社会有所思考。
综上所述,张南史的《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》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了地理、气候和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。这些因素共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,使他写下了这首描绘浙江风起美景的诗篇。
相关诗词
-
云峰满目放春晴,历历银钩指下生。
自恨罗衣掩诗句,举头空羡榜中名。
-
喜嘉客,辟前轩。
天月净,水云昏。
--颜真卿雁声苦,蟾影寒。
闻裛浥,滴檀栾。
--陆羽欢宴处,江湖间。
--皇甫曾
-
午夜月明同散步。
人影双双,花影相回互。
天上人间侬与汝。
银河一任疏星渡。
今夕独行前夕路。
雁过南楼,霜打池边树。
几点秋红无觅处。
风来时作低低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