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宿山前店,旅情安可穷。 猿声乡梦后,月影竹窗中。 南楚征途阔,东吴旧业空。 虎溪莲社客,应笑此飘蓬。 |
| 僧与白云同住山,梦同云山觉同还。 勿移枕席下堂去,堂下吾疑是世间。 |
| 一片闲云逗半空,僧闲况复与云同。 梦中不向华胥路,直出无何入大通。 |
| 禅心直以山为体,不与终南捷径同。 吟久白云生曲槛,定回明月在前峰。 子牙钓石临溪古,博望槎源与汉通。 自有山灵回俗驾,几人於此得相逢。 |
| 继世风流在,传心向一灯。 望云裁衲惯,玩雪步花能。 交战情忘久,销魂别未曾。 明朝阮家集,知有竹林僧。 |
| 昔委荆榛谁起废,今增轮奂不为奢。 微神通力营经藏,经海潮音转法华。 况有紧幫王打供,岂无长者子倾家。 此行非作衣钵计,饶益尤多等算沙。 |
| 中原百川赴东西,万折惟有蜀江耳。 师之桑梓江干侧,扁舟却访鸱夷子。 荆楚吴越我未到,第闻谈者亦自喜。 羡师脱去事幽寻,春风满帆作行李。 会稽草木朝霞蔚,钱塘波涛夏雷疾。 桂树枫叶怨楚人,莼羹盐豉托吴客。 到处定知有新得,长篇短韵挥椽笔。 他时我亦探禹穴,一见名字如促膝。 |
| 披衣闻客至,关锁此时开。 鸣磬夕阳尽,卷帘秋色来。 名香连竹径,清梵出花台。 身在心无住,他方到几回。 |
| 渐欲休人事,僧房学闭关。 伴鱼浮水上,看鹤向林间。 寺古秋仍早,松深暮更闲。 月中随道友,夜夜坐空山。 |
| 峭壁悬崖隐趣深,每来洞口费呼寻。 啼云啸月声难写,只写山林一片心。 |
| 荣华恩爱弃成唾,戒定真如和作香。 今古虽殊同一法,瞿昙抛却转轮王。 |
| 梓潼眷属何年别,长寿坛场近日开。 应是蜀人皆度了,法轮移向洛中来。 |
| 阳春已三日,会友闻昨夜。 可爱剡溪僧,独寻陶景舍。 |
| 向山看霁色,步步豁幽性。 返照乱流明,寒空千嶂净。 石门有馀好,霞残月欲映。 上诣远公庐,孤峰悬一径。 云里隔窗火,松下闻山磬。 客到两忘言,猿心与禅定。 |
| 杖屦相随任处便,不唯空寄上方眠。 归时亦取湖边路,晚映枫林共上船。 |
| 汤公多外友,洛社自相依。 远客还登会,秋怀欲忘归。 惊风林果少,骤雨砌虫稀。 更过三张价,东游愧陆机。 |
| 渠侬高卧傲吾徒,不道吾徒反傲渠。 渠不得云无卧处,吾元自与太空俱。 |
| 阖闾城里去,瘦沈是同舟。 不用悲游鹿,唯须问狎鸥。 夕阳空茂苑,残雪遍长洲。 太守相逢日,言诗定点头。 |
| 皎洁青莲客,焚香对雪朝。 竹内催淅沥,花雨让飘飖。 触石和云积,萦池拂水消。 只应将日月,颜色不相饶。 |
| 曾共刘咨议,同时事道林。 与君方掩泪,来客是知心。 阶雪凌春积,钟烟向夕深。 依然旧童子,相送出花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