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篆写千文迈古今,感陶承旨撰碑阴。 两朝雨露书中得,满箧诗章物外寻。 衡岳水云长挂梦,帝城烟月不关心。 西游去事无消息,想共陈抟一处吟。 |
| 东林法道一门开,四众愚痴唤不回。 小径通泉留竹树,残碑经雨上莓苔。 偶逢俗士攒眉去,尚有诸天献食来。 要识弥陀元自性,儿孙何事慕莲胎! |
| 懒向人前著紫衣,虚堂闲倚一条藜。 虽承雨露居龙阙,终忆烟霞梦虎溪。 睡起晓窗风淅淅,病来深院草萋萋。 有时乘兴寻师去,煮茗同吟到日西。 |
| 乘舟南去唯寻酒,上马西行只咏诗。 醒醉去留皆遂意,如斯方信是男儿。 |
| 绕郭非无海上山,更收紫翠入禅关。 竺峰飞过传闻后,蓬岛移来想像间。 草树细含生意足,云烟轻带野情还。 主人高卧嵩衡畔,应放幽寻杖履閒。 |
| 霁明夜永月行空,破暗真光默默中。 一点至灵虚且应,十方圆鉴照而冲。 床头炉篆浮寒紫,壁上龛灯对冷红。 个里宗乘消息在,蒲团纸帐旧家风。 |
| 搅海狞龙头角露,出林老虎爪牙张。 至今六合风云里,浩浩来登选佛场。 |
| 云收雾落天围净,乞与游人眼界宽。 独恨不当新雪霁,月明来此倚阑干。 |
| 汉梦通西域,逍遥广旧园。 竺乾方演教,金粟岂忘言。 砚滴寒蟾吐,台香瑞兽喷。 挥毫花满裓,隐几雪盈门。 大士清歌发,南宗密印存。 纵横十二部,慧日破重昏。 |
| 岩窦宵寒拥山帔,月高古木霜禽睡。 西庵禅者来扣门,别我凌晨下层翠。 欲留不可留,寫意不及意。 屈眴迢迢安足云,花偈联联太容易。 君不见刘阳叟,绝希冀,送人只道无他事。 行行会有知音知,何必清风动天地。 |
| 檐花映日午风薰,时有黄鹂隔竹闻。 香炮一炉春睡足,上方车马正纷纷。 |
| 大化终华顶,灵踪示玉泉。 由来负高尚,合向好山川。 洞壑藏诸怪,杉松列瘦烟。 千秋空树影,犹似覆长禅。 |
| 桂岩桂子久飘香,时节催开选佛场。 莫作末山施半杓,使人特地唤娘娘。 |
| 桐谷孙枝已上弦,野人犹卧白云边。 九天飞锡应相诮,三到行朝二十年。 |
| 藏头露影问来由,却把西江尽力酬。 回首眼空天地窄,不知身在御街游。 |
| 萧萧出屋千竿玉,霭霭当窗一炷云。 心力长年人事外,种花移石尚殷勤。 |
| 水国无归梦,年来帝泽深。 梵书翻宋语,道论变吴音。 静室清香凝,闲庭古树阴。 玉华前事在,高迹许谁寻。 |
| 祝融峰上曾传纳,太一山前旧结庐。 两地逍遥已三纪,争教肯在帝城居。 |
| 水绕山转狮子窟,赫赫金毛从此出。 野犴既死狐兔悲,天下丛林闹聒聒。 我来不敢重步行,森严匝匝清风生。 三拜无言出门去,烟笛一声牛背横。 |
| 忆奉莲花座,兼闻贝叶经。 岩光分蜡屐,涧响入铜瓶。 日下徒推鹤,天涯正对萤。 鱼山羡曹植,眷属有文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