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暗喜莲峰作近邻,拨开云雾见师频。 有时问个艰难字,便沐周旋说与人。 唐李监应留后迹,汉蔡邕想是前身。 堪嗟继踵无徒弟,笔法收藏在渭滨。 |
| 方袍紫染出彤庭,久在林泉养性灵。 无事挠心长见醉,有名传世不曾醒。 多年别我头先白,此日逢师眼倍青。 记得上都相会否,夜飞杯篆老君经。 |
| 受知圣眷与谁同,师号封题寄梵宫。 为谢国恩来阙下,又承天泽去中山。 禅余静对江亭月,吟苦凉生海树风。 若到赤城逢羽客,但言孤鹤在金笼。 |
| 春日载阳,陟彼高冈。 乐彼之园,维水泱泱。 维笋及蒲,既生既育。 拚飞维鸟,集于灌木。 嘤其鸣矣,乱我世曲。 有怀二人,在彼空谷。 既往既来,独寐寤宿。 陟则在巘,或降于阿。 瞻望弗及,伤如之何。 |
| 云峰一变隔炎凉,犹喜重来饭积香。 宿鸟水干迎晓闹,乱帆天际受风忙。 青鞋踏雨寻幽径,朱火笼纱语上方。 珍重故人敦妙契,自怜身世两微茫。 |
| 月下猿声水畔山,卧听吟望祇宜闲。 柴门不掩无来客,时有精灵暂往学。 |
| 偶来溪上纵闲吟,泉石深藏便有心。 莫拟他年访幽迹,白云青嶂更难寻。 |
| 禅外相怀雪乍晴,音书早晚到柴扃。 残阳独倚危楼望,极目山光数点青。 |
| 世路驱驱又白头,争如闲卧绝他求。 门前荒陇依依在,碑折松枯尽列侯。 |
| 仙老真禅老。 万缘拂扫。 下心最妙。 俄然了。 神气精三宝。 闲烹炉灶。 丹成惊早。 真如好。 |
| 梅月廉纤雨,麦秋清润天。 几程云盖路,一叶石山船。 瓦砾犹能说,葫芦自去缠。 到时应问我,为道只高眠。 |
| 泽国闻师泥日后,蜀王全礼葬馀灰。 白莲塔向清泉锁,禅月堂临锦水开。 西岳千篇传古律,南宗一句印灵台。 不堪只履还西去,葱岭如今无使回。 |
| 三纪修行箬笠僧,布衣褴褛发鬅鬙。 邑人与卜幽栖处,象法能通最上乘。 常宿灵喦敲玉磬,旋营精刹布金绳。 江西望镇称台岭,使者重来喜共登。 |
| 渌净堂前鹤,孤栖守竹轩。 胸中无限事,恨汝不能言。 |
| 渌净堂前竹,秋期赴白云。 不知缘底事,一日可无君。 |
| 束肚三条篾,恬然卧家林。 机深大仰寂,用捷长沙岑。 空壑溪鸣玉,疏筠月漏金。 东山师叔在,此道未浮沈。 |
| 莫知何路去追攀,空想人间出世间。 杜口已同居士室,传心休问祖师山。 禅中不住方为定,说处无生始是闲。 珍重希音远相寄,乱峰西望叠孱颜。 |
| 高论弥天四海闻,久为龙象主空门。 雪峰传法称开士,麟殿谈经奉至尊。 香满赐衣归洛社,苔封丈室寄梁园。 梵书贝叶应携去,斋罢与谁相对翻。 |
| 南朝人物古犹今,只恐前身是道林。 处处经行常自适,不妨谭笑不妨吟。 |
| 已洁心源超世表,却缘诗句有时名。 初闻行业如耆宿,及见容颜是后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