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后稷文王世几传,武王方得天下全。 成康昭穆及共懿,孝夷之后厉兼宣。 幽王见杀平王立,以上凡经四百年。 |
| 嗟哉彻之有天下,甘心神仙希羽化。 五十余丈起楼观,万八千里走车驾。 安期羡门竟何在,五利文成终死诈。 若非留意尚文学,嬴政且贤非尔亚。 |
| 天下既平,狄人既庭。 其棘匪劳,神圣以宁。 无乱斯聪,无惑斯明。 衣裳自垂,冕旒是凝。 |
| 路入潇南地一隅,天开洞府若为模。 石扃高透云常出,涧水中通崖不枯。 来访恍然惊泽国,醉眠清甚在冰壶。 淡岩谁道真稀有,须信阳华天下无。 |
| 簸箕有唇,米跳不出,天下衲僧赤{左骨右乞}{左骨右历}。 更须拨转上头关,十方世界黑似漆。 |
| 闻道骑鲸碧眼仙,黄柑手植尚依然。 人间俯仰更成古,天下声名不计年。 茧纸谁能收妙墨,鸡林何用续遗编。 使君为创新堂事,若解尊贤即是贤。 |
| 盲聋音哑,杳绝机宜。 天上天下,堪笑堪悲。 离朱不辨正色,师旷岂识玄丝。 急如独坐虚窗下,叶落花开自有时。 |
| 花中气节老逾刚,万木摧残独自芳。 天女不生凡意想,月娥偏尚澹梳妆。 精神冰玉前生瘦,骨髓栴檀抵死香。 说到调和天下口,轻轻桃杏敢承当。 |
| 雪白都无半点尘,多应滕六即花神。 孤根欲老冰霜国,一朵尽收天下春。 流水断桥谁是主,寒松疎竹合为邻。 寥寥不见古颜色,澹月微云到本真。 |
| 今日忽不乐,散行湖水滨。 有怀天下士,遽作梦中人。 醉语惊天地,狂歌哭鬼神。 九原如可赎,那不百其身。 |
| 东风吹鼓柳梢雪,一夜挽回天下春。 从此阳春应有脚,百花富贵草精神。 |
| 忧国心深为爱君,爱君须更重於身。 口中讲得未必是,手里做成方始真。 妄意动时难照物,俗情私处莫知人。 厚诬天下凶之甚,多少英才在下尘。 |
| 凌晨览照见皤然,自喜皤然一叟仙。 慷慨敢开天下口,分明高道世间言。 虽然天下本无事,不那世间长有贤。 自问此身何所用,此身唯称老林泉。 |
| 爱君难得似当时,曲尽人情莫若诗。 无雅岂明王教化,有风方识国兴衰。 知音未若吴公子,润色曾经鲁仲尼。 三百五篇天下事,后人谁敢更讥非。 |
| 引目遥空碧玉屏,清风入座冷无尘。 斗傍句得一仙客,昴入名存五老人。 云雾散收无限意,林峦生落几番新。 庐山景物绝天下,盍倒尊罍醉坐宾。 |
| 先生天下名,有耳谁不知。 区区以蠡测,于海徒赘辞。 弟子事先生,丱角以至斯。 文章起婴慕,德行随萧规。 昨闻挂衣冠,固共识者疑。 岂期平生学,终郁海里施。 先生健而武,神志元未衰。 每登渔隐堂,再拜奉履綦。 留我坐终日,诲我忘其疲。 送我出重门,行步又若飞。 或捉笔大书,或脱口赋诗。 或时几酌我,自倒金屈卮。 我出谓客言,... |
| 脱旧著新金谷客,力能除蛟并白额。 家养飞飞角傅翼,天下风尘儿亦得。 调才疾足长叹息,御卿无权挽无力。 可人可人与游辟,出门实繁九千跖。 |
| 天下名山说武夷,高峰晴树碧云齐。 望穷石鼎疑无地,行到山根却有梯。 茅屋成村多卜隐,草书悬壁半留题。 几时扫断红尘路,一叶渔舟九曲溪。 |
| 桥压神龙三四秋,良材应是鬼神搜。 猿猱争饮涧中水,草木不知天下秋。 隐士闲行随白鹿,道人长往驾青牛。 灵源自与天河接,谁信江淮是末流。 |
| 自来京口足清游,天下闻名只此楼。 山结人愁成北固,江和客泪向东流。 痕留很石传千古,望断中原知几州。 有景虽多非可乐,明朝准拟渡瓜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