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佛经六千馀卷,聃书八十一篇。 今为二氏学者,我则两端竭焉。 |
| 闭门终老幽人事,负笈担簦学者宜。 过我幕虚黄卷日,还乡须念锦衣时。 |
| 学者恒沙无一悟,过在他讨舌头路。 欲得忘形泯踪迹,努力殷勤空里步。 |
| 多劫曾为忍辱仙,未曾顿悟此心源。 遭人活剥如斯苦,学者当同救脑然。 |
| 学者闯圣门,贔屭未易入。 乡子用深造,以文作梯级。 |
| 高社似东林,修行岁月深。 讲多删旧抄,斋早唤幽禽。 上国名流重,诸方学者寻。 长因对清话,山阁转松阴。 |
| 道立神自昌,心閒气常正。 平生饱此味,不与时俗竞。 得失了不关,荣辱任无定。 君看富贵人,表里互驰骋。 雍容若情澹,笑语多陷阱。 见此辄自喜,魂梦亦清净。 告我同学者,谨勿落此径。 |
| 学者欲学易,当观羑里时。 如何是敬字,恐惧畏忧危。 |
| 行冠乡人品,文为学者师。 黄裳蕴厚德,玉律俨清规。 大节人难夺,嘉谟世莫知。 仪刑不可见,遗列满丰碑。 |
| 旧尹龚熊负令名,至今天日共清明。 案头未有人称屈,村里全无吏敢行。 满院茶香敲句稳,一帘花影韵琴清。 后之学者谁其似,双说陈公政有声。 |
| 学者行道,敝緼亦称。 使齐光华,偶为肥轻。 周急之言,君子所令。 答问允严,理皆先经。 |
| 天清日明,密雨曷有。 师命持盖,子亦善扣。 惟夫子博,三才允究。 学者之乐,所得遂茂。 |
| 惟子有道,天与异容。 状虽云恶,德则其丰。 南止江沱,学者云从。 取士自兹,貌或非公。 |
| 初驾王门学者师,晚漂湖海众人悲。 吹毛未识腰间剑,刺股犹藏袖里锥。 卫霍功名还有命,苏张才气久非时。 江尤亦见应须饮,莫放穷愁入两眉。 |
| 左史倚相读皇坟,学者尚得窥全浑。 孰为武成二三策,宁取道德五千言。 巢居结绳事益远,浇淳散朴忍复论? 安得深山老不死,坐待古俗还羲轩! |
| 闻君八法擅临池,{左扌右厌}押工夫世少知。 学者伏膺虞秘监,时贤求范永禅师。 流传异日须悬帐,交质何人敢对棋。 敛手姜芽柳家样,解嘲几困老刘诗。 |
| 芦洲有病雁,雪霜摧羽翰,不辞道路远,置身湖海宽。 稻粱亦满目,鸣声自辛酸。 我正与此同,百忧双鬓残。 东归忽十载,四忝侍祠官。 虽云幸得饱,早夜不敢安。 乃知学者心,羞媿甚饥寒。 读我病雁篇,万锺均一箪。 |
| 五字极难精,知君合有名。 磨砻双鬓改,收拾一编成。 泉落秋岩洁,花开野径清。 渐多来学者,体法似元英。 |
| 圣人於燕居,德容申天如。 学者之自持,其可惰慢与。 |
| 居独念无僻,境动情不肆。 圣人然后能,学者须敬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