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传名家各是非,圣经元自许传疑。 迟迟著语君知否,游夏犹难措一辞。 |
| 畴昔拜臞仙,桃源问果然。 洞非人世外,花在此心边。 寂寂蒸霞地,沉沉浴日天。 南阳刘子骥,独泛问津船。 |
| 今日天香去,当时昼梦然。 试烘千岁鼎,如见一川田。 润带仙坛石,芳连古柏烟。 静中观篆大,依约画秦阡。 |
| 仙游舍人声建中,正论久矣排群雄。 令子贤孙俱有耀,皇天两耳元非聋。 |
| 我生素不事诙谐,檐板方头唤不回。 遇事岂容无正论,济时未必有长材。 头虽五鼎不辞剑,口恐三缄合用枚。 不是生平太刚介,有如踪迹尚尘埃。 |
| 前辈凋零尽,如何到月湖。 壮图终未展,正论老尤孤。 两忝官联旧,常蒙朋友呼。 忽闻郎宿霣,衰泪倍沾鬓。 |
| 怀沙一死固堪伤,千载修名实未亡。 举国无人君不悟,斯文有幸日争光。 谗言枉以艾萧恶,正论终归兰芷香。 解印欲辞罗水去,只倾罗水奠离觞。 |
| 作史先须正论诗,是非便把圣经稽。 兄诛直笔周公弟,母出声言孔伋妻。 恶戒欺君书指鹿,报嘉食客载鸣鸡。 至今左右严官守,谁复将桐戏剪圭。 |
| 杳杳空原暮,萧萧旌旆行。 长风吹海暗,新月傍人明。 河影城头堕,秋声塞外生。 客怀频倚剑,时事正论兵。 |
| 簿领尘埃里,超然见凤麟。 性疏忘顾忌,学大有经纶。 正论虽频接,高标岂易亲。 向来相识晚,吾党欠斯人。 |
| 初无警策骤惊人,亦不媕阿巧进身。 每向经筵持正论,愿於国肪奖忠臣。 昔从新政趋严召,今为衰年避要津。 陛下果能行古道,虽闲犹是太平民。 |
| 懒从蒿目世间忧,缓步招提味九丘。 正论羡君无郑卫,穷途慰我在商周。 飘然忽作迁乔兴,卓尔难追跨海游。 别去词源应万斛,幸分涓滴洗离愁。 |
| 潜也忠良士,骞腾喜纵观。 主文收俊彦,学校益尊安。 台阁名闻久,交游意始宽。 佐时行拭目,正论耸朝端。 |
| 正论禅寂忽狂歌,莫是尘心颠倒多。 白足行花曾不染,黄囊贮酒欲如何。 |
| 太府坚辞掾,平阳顷著功。 清贫名教乐,静退昔贤风。 俛首稠人里,甘心正论中。 胡然成鬼录,骨相本三公。 |
| 曹公初见奇,直以子房许。 制胜算无遗,斃袁而诛吕。 意见稍有乖,几欲置鼎俎。 朝端存正论,九锡胡不取。 本安固难依,奸雄恶可辅。 初年歼击德宜,继又族文举。 嗜杀其如斯,大夫可以去。 见几奚不早,一死昧所处。 既不为夷齐,又不为伊吕。 徒抱忠贞心,遗憾亘千古。 |
| 登进英才追庆历,开延正论踵咸平。 朝廷有道长如此,拜赐宫衣信是荣。 |
| 雪霁万山出,和气蔼王正。 平园春事竞起,梅柳冻全醒。 此际朝元归路,疑有真仙呈瑞,笙鹤九宵声。 东阁识风度,南极粲光明。 看精神,秋夜月,玉壶冰。 淳熙相业隆盛,家自得仪刑。 闻道君王神武,捷报胡儿宵遁,玉殿正论兵。 行奉紫泥诏,帷幄佐中兴。 |
| 建溪疑雪白,日铸胜兰芳。 谁知真苦涩,黯淡发幽光。 骑省可正论,农卿今则亡。 怀人坐太息,泉竭鼎无荡。 |
| 初见彤庭赐履双,便参东阁寄南邦。 时闻正论除疑网,每读高辞折慢幢。 陈迹欲寻无复日,旧恩思报有如江。 风流今见佳公子,投老心旌一片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