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季也获金印,籀文秦不如。 情知非鬼篆,恨不识天书。 池静龟游罢,庭闲鹊斗余。 春风还旧物,疏俊独怜渠。 |
| 布及崛起秉洪钧,料事当年若有神。 三尺孤坟封马鬣,一时直道犯龙鳞。 从容未见回天力,流落空闻弃海滨。 赖有高人秦处士,不防筑室作居邻。 |
| 公孙昔放逐,牧羊沧海滨。 勉强听乡里,垂老西游秦。 自顾未为壮,徒为久辛勤。 君子岂必隐,孔孟皆旅人。 |
| 易传三圣至仲尼,炎炎秦火乃见遗。 经中独无一字疑,正须虚心以受之。 世衰道散吁可悲! 我老欲学无硕师。 父子共读忘朝饥,此生有尽志不移。 |
| 万里秦吴税驾迟,还乡已叹鬓成丝。 城边绿树山阴道,水际朱扉夏禹祠。 项里杨梅盐可彻,湘湖蓴菜豉偏宜。 图经草草常堪恨,好事它年采此诗。 |
| 朝曦轻抹柳梢长,歌彻邮亭饬去装。 鹑首右瞻秦分野,虎牢西入汉关防。 温泉雨霁离宫碧,麟峙沙惊塞日黄。 如访平戎最长策,不徒鞭马为诗忙。 |
| 伏驲驰天阙,飞文下玉除。 奎成苍颉字,龙受伏羲书。 功业升平外,文章妙绝初。 形声秦隶拙,点画蔡邕疏。 轴动星辰转,笔停风雨馀。 珍藏传万世,安敢比琼琚。 |
| 关辅遗民意可伤,蜡封三寸绢书黄。 亦知虏法如秦酷,列圣恩深不忍忘。 |
| 少年尝苦节,从我北城隈。 丽日明文苑,繁星让斗魁。 垂垂绿绶晚,冉冉白丝催。 更菲游仙去,鲸波秦凯回。 |
| 分野秦南海,城池汉尉佗。 功名徒自苦,寒暑暗相磨。 破寺容僧少,枯松阅士多。 我来空想象,百世一东坡。 |
| 古来无奈洛阳尘,兴属今朝谁与亲。 河岳新秋初过雁,园林晓月远行人。 波声有喜咸通汴,云影相随直到秦。 白笋紫姜勤故旧,公孙出仕独堪嗔。 |
| 峡女王嫱继屈须,入宫曾不愧秦姝。 一朝远逐呼韩去,遥忆江头捕鲤鱼。 江上大鱼安敢钓,转柁横江筋力小。 深边积雪厚埋牛,两处辛勤何处好。 去家离俗慕荣华,富贵终身独可嗟。 不及故乡山上女,夜従东舍嫁西家。 |
| 绿弱红臞。 暖云沁雨,乍有还无。 破晓幽禽,平渠流水,春响庭除。 梅酸初著花跗。 似滴滴、新愁未舒。 几信花风,一痕青烧,万里秦吴。 |
| 鲁台昨夜已书云,喜报今朝纪绂麟。 五色祲呈迎瑞气,一阳道长庆亨辰。 定知昴宿钟英质,须信长庚现后身。 敢效髯秦诗格献,蓂敷十一寿千春。 |
| 送我出东门,乍别长安道。 两岸垂杨锁暮烟,正是秋光老。 一曲古阳关,莫惜金尊倒。 君向潇湘我向秦,鱼雁何时到。 |
| 导江自海阳,至县乃弥迤。 狂澜既奔倾,中流遇铧嘴。 分为两道开,南漓北湘水。 至今舟楫利,楚粤径万里。 人谋敓天造,史禄所经始。 无谓秦无人,虎鼠用否耳。 紫藤缠老苍,白石溜清泚。 是闻可作社,牲酒百世祀。 修废者谁欤? 配以临川李。 |
| 张伯益,风义自足常游遨,醉弹琵琶声嘈嘈。 雷车急辊蛟龙号,曲终放拨解紫绦。 勇气索笔作小篆,李斯复出秦碑高。 不数宣王石鼓文,快健欲敌横磨刀。 弈棋丝桐且置之,众善多取精神劳。 |
| 去年行遍浙东山,越绝重来岂偶然。 秦望云深萦客恨,镜湖月白结诗缘。 鹧鸪处处啼篁竹,舴艋家家泛钓船。 行役自应多感慨,故山如许好风烟。 |
| 月下秦准海,花前晏小山。 二仙仙去几时还。 留得月魂花魄、在人间。 河汉流旌节,天风袅佩环。 满空香雾湿云鬟。 何处一声横笛、杏花寒。 |
| 索居终日学忘机,深叹高堂养独迟。 自问江村纡墨绶,何当烟浦坐鱼矶。 梦回渭水秦云断,望尽巴山蜀魄飞。 好怪多才郝夫子,道孤俱未及轻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