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百年诗种世科存,三载相望两拜恩。 主簿从渠称大小,儒冠喜我到儿孙。 立身正要先忠孝,力学尤须造本原。 老矣寸阴犹共惜,日新期汝大吾门。 |
| 别来满眼簿书尘,想像湖边玉立身。 立阵时传骚将令,愁城不倩酒兵巡。 |
| 不才离别己多时,脉脉关河入梦思。 万种閒情诗易遣,一腔愁绪酒难移。 风迥过雁乡书断,月满圜扉夜漏迟。 臣之立身忠与孝,此心期不愧丹墀。 |
| 手拈老笔眇词场,余子如何敢颉颃。 疑是前身真贺白,不然今世又苏黄。 片文落处人争诵,一第欠于天取偿。 造物却教二郎做,立身既好又名扬。 |
| 英声璧水早年蜚,官样文章价久驰。 汉殿紫荷应有种,燕山丹桂又传枝。 名驹行作铨闱冠,文虎因须锁试知。 他日汪黄推榜首,立身事业尽优为。 |
| 从游十载前,总角君尚少。 相逢十载后,我宾雪争曜。 修鳞从巨壑,倦羽落荒峤。 盛衰各自异,巧拙更相诮。 义理浩无涯,经纶孰知要。 立身如处女,被服善窈窕。 止令公子慕,莫博千金笑。 |
| 君是甲科人,文章已立身。 远邦迎父母,天阙动星辰。 行爱三冬日,到为千里春。 如将致吾后,先要惜期民。 |
| 代言无{左言右阎}辞,居约见素守。 元无刀劈口,乃若神运肘。 立身本孤直,落笔已耐久。 家声到于今,此帖傥不朽。 |
| 洛阳旧交有七人,五人已为泉下尘。 各家生儿为门户,唯子弟兄先立身。 我与信都侯独在,喜见及禄知天仁。 昨日闻补武功吏,气调欲与南山亲。 少年勉力向职事,莫学老贫文字新。 |
| 羡入帝王门,扬名与立身。 何如养亲膳,每日得兼珍。 |
| 邪径趋时捷,端心恶此名。 长衢贵高步,大路自规行。 且虑萦纡僻,将求坦荡情。 讵同流俗好,方保立身贞。 远迹如违险,修仁在履平。 始知夫子道,从此得坚诚。 |
| 诏到禅关日,愿言高古今。 几生传佛法,方得契君心。 结坐观宗社,恩容返道林。 立身名了也,何处更追寻。 |
| 考亭高弟说乌洲,小子何妨作远游。 问学再三勤管贯,立身第一在操修。 机心仅可文章用,邪说毋从释老求。 更做程文须典实,年来华藻近轻浮。 |
| 朴斲敷菑皆用勤,况吾儒者务多闻。 万书插架非关我,一卷入心方属君。 为学从来无止法,立身宁只富多文。 自怜习气今犹在,尚欲焚膏到夜分。 |
| 余年长汝父,汝季复余从。 季也难为兄,文忠日从容。 兄也实竞爽,立身期亢宗。 可念玉雪子,王月上庐龙。 枣榆曝西日,尘土吹炎风。 尔欲副尔志,安得宁尔躬。 有方游可远,扬名孝乃终。 归来拜嘉庆,我酌寿汝翁。 |
| 与君迹熟情已亲,欲将行迈聊感人。 举酒不能效时俗,半醉苦语资立身。 长大实好带弓剑,何不往助清边尘。 门戟虽高岂自有,当思乃祖为功臣。 所宜踊跃发奇策,嘉名定体庶得真。 傥以斯言作狂说,乘肥食脆任青春。 |
| 汗马功劳要立身,将军一等扫边尘。 全身只待英雄士,不遇英雄愁杀人。 |
| 我学三十年,巧不能胜拙。 汝年今弱冠,慎勿虚岁月。 何必千里师,而后可受业。 何必万卷书,而后称博洽。 读书贵有用,岂徒资笔舌。 立身一弗谨,万事皆瓦裂。 蔬肉同一饱,自可甘薇蕨。 布帛同一暖,何必轻裋褐。 贫贱士之常,纷华安足悦。 晴窗明几砚,夜灯耿风雪。 汝今其勉旃,经史须涉猎。 顾我何足学,当学古贤哲。 |
| 一第归来正黑头,艾轩遗墨费旁搜。 及瓜上日相催迫,锓枣通宵细校雠。 充类所行皆好事,立身何患不前修。 故家常宝文公帖,谨勿逢人便有求。 |
| 天子重英豪,文章教尔曹。 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 少小须勤学,文章可立身。 满朝朱紫贵,尽是读书人。 学问勤中得,萤窗万卷书。 三冬今足用,谁笑腹空虚。 自小多才学,平生志气高。 别人怀宝剑,我有笔如刀。 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 将相本无种,男儿当自强。 学乃身之宝,儒为席上珍。 君看为宰相,必用读书人。 莫道儒冠误,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