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荆溪滔滔向东注,长桥束之川后怒。 英风飒爽白昼昏,此是孝侯斩蛟处。 客船逆上帆下樯,何如悬水泝吕梁。 百稿攒石双橹健,进退咫尺千丈强。 我来偶值冻雨作,且近孝侯祠下泊。 平生忠孝侯所知,世途更似风波恶。 |
| 南山有佳色,无人空自奇。 清诗为题品,草木变芬菲。 谢女得秀句,留待中郎归。 便当勤鞭策,仆倦马亦饥。 (段有侄女在密州。 ) |
| 久客不得志,束装归旧山。 休争逆旅席,早觉主人颜。 意比溪云懒,形同秋水闲。 蜀中相共笑,扬子又空还。 |
| 青天不可上,蜀道未尝行。 每说褒斜险,唯闻猿鸟声。 去为千里客,自握一方兵。 所重恩威立,无将远戍轻。 |
| 布韦得路如公几,少壮登朝至老衰。 东观西雍盈记石,南宫北省遍絇丝。 童童戟纛开淮楚,奕奕图书冠马龟。 回首人间心事足,去寻天上玉楼期。 |
| 常州太守曾独弄,回首向来真一梦。 五月炎天十月寒,东亭迎客西亭送。 自从别却翟家园,岂谓三经金斗门。 莫教物色有欠处,剩与新诗三五句。 犹有归涂更一来,是时百花开未开。 |
| 功畏人知不遣闻,双双荣国孝曾孙。 果州汲绠无遗力,荆府调胹有德言。 此日美人俱厌代,何时病士得开门。 西风一掬涪翁泪,滴向公家两郁尊。 |
| 岁戊戌秋倾鲁盖,公杨勋甫共吴船。 攀萝自此门阑密,寓茇经年里闬连。 二十六番新火变,四千石帅旧情坚。 万间忽作堂堂坏,杜屋无茅始可怜。 |
| 江房无叶落,松影带山高。 满寺中秋月,孤窗入夜涛。 旧真悬石壁,衰发落铜刀。 卧听晓耕者,与师知苦劳。 |
| 淮流两山间,势束秋涨急。 聚石如伏兵,敛敛波下立。 轻舟不可防,而况昧所习。 暗值柂已毁,後者戒前及。 同发去渐遥,更愁寒滩涩。 |
| 街上春泥踏始开,山人忽同供奉来。 老奴行迟报我晚,怒气欲拔庭中槐。 闻说道心调伏久,等闲休要起嫌猜。 |
| 摩挲狠石睨英雄,俊辩俄生万壑风。 还记卧龙怜小姊,独来床下拜庞公。 |
| 尝闻继老聃,身退道弥耽。 结宇倚青壁,疏泉喷碧潭。 苔石随人古,烟花寄酒酣。 山光纷向夕,归兴杜城南。 |
| 几时闻唱凯旋歌,处处屯兵未倒戈。 天子只凭红旆壮,将军空恃紫髯多。 尸填汉水连荆阜,血染湘云接楚波。 莫问流离南越事,战余空有旧山河。 |
| 秋禾不满眼,宿麦种亦稀。 永愧此邦人,芒刺在肤肌。 平生五千卷,一字不救饥。 方将怨无襦,忽复歌缁衣。 堂堂孔北海,直气凛群儿。 朱轮未及郊,清风已先驰。 何以累君子,十万贫与羸。 滔滔满四方,我行竟安之。 何时剑关路,春山闻子规。 |
| 六歌渔父寿诗声,一声声带竹枝情。 大枝千岁不改色,小枝孙子满林生。 |
| 三曲渔人献寿茶,新翻衢样织茶花。 白雨纷纷下江海,翠浪滚滚开龙蛇。 |
| 五曲渔村寿乐多,随大随小声和和。 蜻蜒蛱蝶浅深舞,燕子莺儿长短歌。 |
| 四曲渔人寿烛明,明在水云连处生。 倚天若木朝朝艳,照海金波夜夜清。 |
| 八歌渔父意难忘,愿见寿域通八荒。 只开云梦一稊米,何似浑佥开太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