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此花别是山茶种,鹤顶丹红眩碧柯。 开出多心虽可爱,一心好处不须多。 |
| 堤上喧丝竹,风流几少年。 衣冠虽较别,山水只如前。 绿柳阴中马,斜阳影里船。 晚云眉一抹,横翠断霞边。 |
| 槭槭霜风劲,駸駸物象彫。 屡迁怜蟋蟀,一败笑芭蕉。 林叶疏逾响,山云薄易消。 虽无远行役,对此亦何聊。 |
| 幽明虽异趣,追远岂殊哉。 隐隐闻箫鼓,神君尚冢回。 |
| 安罢储宫便又回,商山高卧白云堆。 刘家大家虽能定,也堕留侯计出来。 |
| 骨甲与支节,解络尤精研。 手足虽尔多,能使如一钱。 |
| 植物虽微性有常,人心翻覆至难量。 李陵卫律阴山死,不似葵花识太阳。 |
| 冠带百年梦,昔游今重嗟。 璧池春饮马,槐市暝藏鸦。 堂鼓晨昏寂,廊碑风雨斜。 石经虽不火,岁岁长苔花。 |
| 月中玉女虽严冷,雪里瑶姬转丽华。 不管达官怕木稼,且留处士爱梅花。 |
| 一虎虽凶暴,其尊孔释同。 矫情馈夫子,合爪礼澄公。 |
| 花瓷泛蜜小剂供,极有痛快鏖邪功。 生枝滋味虽可口,流品故应甘下风。 |
| 前辈日以远,斯文吁可悲。 西人皆尚友,近世例无师。 晚节初寮集,中年务观诗。 虽云南渡体,俗子未容窥。 |
| 手植知何代,枞枞万盖齐。 韵清琴易写,干直鸟难栖。 惨淡连云坞,鬅鬙荫石溪。 刳明虽小用,曾照路人迷。 |
| 虾蟆虽水居,水特变形貌。 强号为蛙哈,于实无所校。 虽然两股长,其奈脊皴皰。 跳踯虽云高,意不离泞淖。 鸣声相呼和,无理只取闹。 周公所不堪,洒灰垂典教。 我弃愁海滨,恒愿眠不觉。 叵堪朋类多,沸耳作惊爆。 端能败笙磬,仍工乱学校。 虽蒙勾践礼,竟不闻报效。 大战元鼎年,孰强孰败桡。 居然当鼎味,岂不辱钓罩。 余初不下喉,... |
| 子任高和逸,吾当噬嗑劳。 生年虽后子,未老得无焦。 |
| 晦晚属烟霞,遨游重岁华。 歌钟虽戚里,林薮是山家。 细雨犹开日,深池不涨沙。 淹留迷处所,岩岫几重花。 |
| 未识淮乡味,饕馋老不衰。 及兹秋水张,已食小鲜肥。 众口虽难美,饥肠本易为。 岂无鲈脍好,物以罕为奇。 |
| 当年同试大明宫,文字虽同命不同。 我作尉时君作相,东皇元没两般风。 |
| 酷爱此君心,常将墨点真。 毫端虽在手,难写淡精神。 |
| 肖翘虽振羽,戚促尽疑冰。 风助流还急,烟遮点渐凝。 不须轻列宿,才可拟孤灯。 莫倚隋家事,曾烦下诏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