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宋朝「观音」的诗词
  • 1 [宋] 黄庭坚

    《知命弟观音赞》

    普陀岩大圣,应身三十二。
    慈悲视众生,八万四千眼。
    救一切苦难,八万四千声。
    依归观世音,是先得道者。
    南无黄居士,具足神通力。
    亦具智方便,何不自观音。
    瞿唐风浪中,归命施无畏。
    一人自归依,诸人皆解脱。
  • 2 [宋] 释智愚

    《阄观音背不陆帧》

    吉祥大士舍全身,要使迷途脱苦轮。
    无奈众生难教化,天堂地狱又重新。
  • 3 [宋] 李建中

    《题洛阳观音院牡丹》

    微动风枝生丽态,半开檀口露浓香。
    秦时避世宫娥老,旧日颜容旧日妆。
  • 4 [宋] 李建中

    《题洛阳观音院牡丹》

    花谱名将第一论,洛中最是此花繁。
    不当更道木芍药,枝上恐伤妃子魂。
  • 5 [宋] 释师体

    《卧莲玩月观音赞》

    上绝把茆江月白,下无寸土眼头宽。
    青莲影里安身法,普与劳生了正观。
  • 6 [宋] 释心月

    《藕丝观音赞》

    顶戴阿弥,不假花冠之累累。
    肩披藕丝,不必璎珞之垂垂。
    孤然不倚,俨然若思。
   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,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。
  • 7 [宋] 胡仲参

    《游白石山观音寺》

    绿阴深处石桥横,才入山门意便清。
    林下一僧无个事,时来倚树听泉声。
  • 8 [宋] 陈师道

    《别观音山主》

    离合应生理,过逢岂近缘。
    情亲见今日,语妙记当年。
    闭户安禅主,冲风逆水船。
    不应清夜月,故作别时圆。
  • 9 [宋] 黄庭坚

    《宿黄州观音院钟楼上》

    钟鸣山川晓,露下星斗湿。
    老夫梳白头,潘何埙篪集。
  • 10 [宋] 苏轼

    《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》

    蚕欲老,麦半黄,前山后山雨浪浪。
    农夫辍耒女废筐,白衣仙人在高堂。
  • 11 [宋] 释重顯

    《寄钱唐观音朋山主》

    远念依依阙附书,还同秋水淡相于。
    冲云况是曾无定,几掩寒蟾出太虚。
  • 12 [宋] 文同

    观音院怪松》

    怪松屡见无如此,每度来观说向僧。
    若遇风雷宜守护,恐生头角便飞腾。
    秋声绕殿随斋磬,夜影侵廊对佛灯。
    韦偃毕宏今不在,欲求人画有谁能。
  • 13 [宋] 张耒

    《宿柳子观音寺》

    黄尘满道客衣穿,古寺荒凉暂息肩。
    倦体收来便稳榻,汗颜濯去快寒泉。
    野僧治饭挑蔬至,童子携茶对客煎。
    夜久月高风铎响,木鱼呼觉五更眠。
  • 14 [宋] 史弥宁

    《次韵观音寺访木犀已过》

    金粟如来翠葆中,天香飘堕梵王宫。
    西风一帚无留迹,印证浮生色是空。
  • 15 [宋] 释正觉

    《余姚胡氏绣观音求颂》

    线蹊密密度金针,一一针针观世音。
    妙净庄严成相好,光明感应发身心。
    江横练色月浮水,雨灌华枝春在林。
    闻见可中超有路,普门处处许相寻。
  • 16 [宋] 陆游

    《僧师源画观音赞》

    三世如来同一鬨,大雨料作補陀梦。
    佛子无财可修供,尺纸寸毫俱妙用。
    寳缨天冠儼四众,长年造极筆愈纵。
    唯师鲁公为作颂,十方世界俱震动。
  • 17 [宋] 仲昂

    《题西门外筰桥下观音院》

    雨砌风亭长绿苔,壁间题字半尘埃。
    城南萧寺无人迹,几度曾因送客来。
  • 18 [宋] 章甫

    《绣观音

    蜀人多巧思,组绣用功深。
    生绡三尺余,成此观世音。
    慈悲欢喜容,如出旃檀林。
    莲花随步武,缨络缦衣襟。
    手中杨柳枝,时布慈云阴。
    誓度诸有情,能以音声寻。
    由茲善幻力,使我生恭钦。
    仰瞻大自在,本以一寸针。
    众生与诸佛,其实同此心。
    愿学闻思修,苦海脱浮沉。
  • 19 [宋] 洪咨夔

    《万杉寺散珠亭酌观音泉》

    苍杉拱立万夫长,破衲素封千户侯。
    昨夜金仙失璎珞,寒光满地不曾收。
  • 20 [宋] 杨冠

    《千手眼白玉观音偈嘲金使》

    一手动时千手动,一眼观时千眼观。
    幸自太平无一事,何须做得许多般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宠物百科 | 杂谈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