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雨径苍苔滑,风帘翠篠斜。 邑居藏万室,驿道接三巴。 晓堞调清角,春庭放早衙。 归休幸无事,随意酌流霞。 |
| 马蹄腾踏去如流,雨止车尘凝不浮。 驿道夷平桑柘美,人言从此属皇州。 |
| 三门当驿道,四壁启僧房。 颇有千竿竹,能令六月凉。 撞钟山鹳起,煮茗石罂香。 岸曲盘涡急,人言古濑阳。 |
| 野水平湖阔,云山叠嶂深。 一溪横驿道,两岸挟神林。 乱石通人迹,孤舟系客心,几年茅苇地,松桧已侵寻。 |
| 羽客初寻见,因于此葺庐。 未能平险峻,先拟架空虚。 磴路樵相引,山名尉自书。 看来临驿道,未必有仙居。 |
| 驱马天台路,悠悠渐向晨。 云开忽见寺,山尽偶逢人。 细雨疏篁长,微烟古木春。 行行遥驿道,落吹起轻尘。 |
| 地号古柴桑,荒祠驿道傍。 松含义熙节,菊带晋时香。 拂石看碑记,斟泉当酒觞。 无由归未得,稽首意皇皇。 |
| 旅程看驿道,西去兴何如。 南国秋霖后,斜阳树影疏。 野光飞翠羽,溪艳照红蕖。 好去朝端客,人争草薦书。 |
| 驿道百年墓,征衣四世孙。 冲风行木叶,藉雪拜松恨。 老觉貂裘敝,贫惟铁砚存。 倘徼先世福,犹足醉丘原。 |
| 驿道芬菲春气柔,征蹄去去不容留。 俯辞南国抠衣佩,直向端门拜冕旒。 璧沼从知新训导,石渠旋复细刊雠。 泽民致主渊源学,那或浮沉逐悲流。 |
| 驿道苦车马,田庐悲斧斤。 谁栽官舍前,老朽完天夫。 所愿明府心,庇村如庇人。 |
| 近知尽室入烟霞,儿女甘贫惯食鲑。 方外何人差可友,岁阑底处定为家。 江城潮盛漫秋卤,驿道风高卷霁沙。 子拾堕樵归未得,能无借地种桃花。 |
| 行路难,归去来。 三日汝南城不开,天角隐隐闻轻雷。 掣电更划划,猛雨还漼漼。 稍添汪汪陂,渐淹高高台。 我欲晨兴出南郭,极目唯月白水漫蒿莱。 驿道安在哉,连山洑流相喧豗。 父母不复顾,婴孩弃之如尘埃。 戢戢生鱼头,人世永隔良可哀。 清都咫尺可以诉,谁挽北斗魁。 呜呼行路之难,邦人之灾。 |
| 摇摇春霜草头白,冰如龙蛇当辙迹。 天开日丽非偶然,昨夜满山明月色。 忆昨北走关山中,下坂还登百千尺。 狂风虚霰何可当,破碎貂孤作巾帻。 今朝驿道千里平,而况六幕俱空明。 昔何艰险此何易,付予荣枯岂天意。 人心既好马亦骄,腾{檀换革旁}齧辔鸣萧萧。 我今亦复歌且谣,惠相好者同游邀。 相与驰君之乐郊,从此不嗟冲涉劳。 |
| 南庐佳号。 是自许孔明,经纶才调。 对柳鸣琴,凭花制锦,小试一同谈笑。 怎知画帘难驻,忽又星舆催召。 但谶得、耀碑潭水月,交光相照。 驿道。 春正好。 簇帐擎杯,听取殷勤祷。 略鲙松鲈,便膺芝凤,陵溯紫清津要。 当家得时行志,回首旧封文庙。 疏化雨,障狂澜不尽,生生芹藻。 |
| 逆旅频连风雨床,归来踪迹两参商。 谁知缠隔路三舍,不似相从天一方。 壶山白认梅将雪,潮水黄知菊已霜。 便去也须留驿道,欲携斗酒话彷徨。 |
| ...筑朔方置上郡,晚岁欵塞惟呼韩。 贞观文皇力驯制,诸蕃君长充王官。 玉门不关障无候,驿道入参天可汗,蛮夷邸中诸国使,旃裘椎髻游长安。 我恨不为典属国,望古遥集真可叹。 今观此图写职贡,要荒种落蒙衣冠。 兽蹄鸟喙或鬼色,想见膜拜皆盘跚。 圣朝贤良谢夫子,劲气烈烈霜风寒。 目眵唇焦万卷烂,笔头成冢墨成滩。 南阳劝驾一封传,入对三道朝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