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风浪隔天台,想见当时赋咏才。 近有高僧飞锡去,更无余事出山来。 猿猱历历窥香火,日月纷纷付劫灰。 我欲相期谈实相,东林何必谢刘雷。 |
避俗嫌林浅,安贫觉屋宽。 地炉烧葑火,土榻藉薄团。 稚子夸藜糁,高僧辍芋残。 霜寒固难出,不怕笑蹒跚。 |
奇山若洗青,草木生石上。 根萌不可穷,条蔓自增王。 其阴有高僧,日食惟一盎。 世人久已疏,猿鸟应相向。 |
有书无异文,有车无异轨。 贝多得旁行,白马来万里。 清轩延高僧,一岁译几纸。 译罢坐焚香,庭章洒寒水。 |
暑退人体轻,雨馀天色改。 荷珠贯索断,竹粉残妆在。 高僧扫室请,逸客登楼待。 槐柳渐萧疏,闲门少光彩。 |
三江风浪隔天台,想见当时赋咏才。 近有高僧飞锡去,更无余事出山来。 猿猱历历窥香火,日月纷纷付劫灰。 我欲相期谈实相,东林何必谢刘雷。 |
古木夏阴薄,萧萧蠹叶微。 岂无绿树深,爱此风烟姿。 高僧此休息,肩倚瘦筇枝。 |
比泛苕溪来,初逢卞山雨。 雨收精舍出,喜与高僧语。 门临水若监,万象皆可睹。 清净欲谁邻,野莲无处所。 |
高僧七十未龙钟,飞锡飘然百里中。 正欲逢场施手段,不妨临老入花丛。 把茅便可传宗旨,一钵由来是祖风。 直要空门高著眼,看渠拍手任西东。 |
褰衣汲灵水,混涤巾履尘。 烟霭霁杉竹,澄凝此心神。 高僧洒真雨,泽彼寒草春。 华月寫空印,清霜肃斋身。 犹言振金策,归作耶溪邻。 |
高僧无迹本难寻,更得禅行去转深。 青草湖中看五老,白云山上宿双林。 月明潭色澄空性,夜静猿声证道心。 更说谢公南座好,烟萝到地几重阴。 |
转谷索岩路始穷,隔林遥望一门通。 溪山俱在见闻外,台殿尽藏怀抱中。 像阁罘罳明海日,经幢璎珞撼天风。 劳生又逐轻舠去,珍重高僧解苦空。 |
山势业业向北盘,高僧平日为开轩。 莫嫌长有车马到,真爱都无鸟雀喧。 剩长松篁留日脚,少移桃杏破云根。 十年往返未曾厌,煮茗尝泉到酒樽。 |
大夫此日可徒行,蒲履深烦远寄情。 除是高僧求易得,自非巧手织难成。 春来见客身差健,老去看花步觉轻。 他日袈裟如过我,定须着此出门迎。 |
日望江云卧草庐,烟波无处觅双鱼。 高僧相见能传语,不写银笺小字书。 |
夏腊今应三十余,不离树下冢间居。 貌堪良匠抽毫写,行称高僧续传书。 落涧水声来远远,当空月色自如如。 白衣只在青门里,心每相亲迹且疏。 |
野人游遍天台寺,究竟招提此最奇。 十里远排清荫入,五峰如按画图窥。 隋初便有高僧传,火后都亡过客诗。 重到定知非远约,岸巾高处立多时。 |
东晋许徵君,西方彦上人。 生时犹定见,悟后了前因。 灵塔多年古,高僧苦行频。 碑存才记日,藤老岂知春。 车骑归萧詧,云林识许询。 千秋不相见,悟定是吾身。 |
郡园名荈制犹新,分惠眠云跂石人。 色斗琼瑶因地胜,香殊兰茝得天真。 开时好对棱棱月,碾处应飞瑟瑟尘。 寄语高僧宜郑重,能诗方遣雨前春。 |
我今作邑水云乡,一到犹疑换俗肠。 况在尘区正纷汩,乍来法界得清凉。 松筠锁雾姿逾秀,楼阁摩霄势欲翔。 更即高僧叩空理,功名富贵尽毫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