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作者

《渔家傲·西望乐邦云杳隔》

西望乐邦云杳隔。
一钩新月弯弯白。
意欲往生何计策。
劳魂魄。
弥陀一念声千百。
金殿玉楼为屋宅。
七重行树强松柏。
华里托生非血脉。
真高格。
乐天不是蓬莱客。
作品赏析
这是一首佛诗,充满了对佛教极乐世界的向往和赞美。它首先描绘了乐邦(即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)的高远景象,然后通过诗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,进一步阐述了极乐世界的真实性和美好性。 首句“西望乐邦云杳隔”中,“西望”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期待,“云杳隔”则描绘了乐邦的遥远和神秘,似乎只有云层间的距离阻隔着诗人的视线,这也暗示了极乐世界的不可及和不可及的渴望。 “一钩新月弯弯白”是诗人对极乐世界的生动描绘,“一钩新月”形象地描绘了极乐世界的夜空,而“弯弯白”则描绘了新月的光华,这都充满了诗人的想象和情感。 “意欲往生何计策”是诗人对如何到达极乐世界的思考和疑问,这表现出诗人对极乐世界的深深向往和疑惑。 接下来的诗句“劳魂魄。弥陀一念声千百”表达了诗人对弥陀的信仰和对往生的决心,诗人相信只要一心向佛,念佛名号,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。 “金殿玉楼为屋宅”是对极乐世界物质环境的描绘,金殿玉楼象征着极乐世界的富丽堂皇,而“七重行树强松柏”则描绘了极乐世界的环境,行树象征着生命之树,松柏象征着长久的生命和坚韧的品质。 最后,“华里托生非血脉。真高格。乐天不是蓬莱客。”诗人强调了极乐世界的真实性和高贵品格,他指出在极乐世界里,众生都是平等的,没有血缘关系,但每个人都有真实的品格和高贵的灵魂。在那里,人们不再受生老病死的困扰,而是享受永恒的快乐。这与蓬莱仙境的虚幻和不可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诗人的亲身感受,展现了极乐世界的真实性和美好性,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生命永恒的追求。
创作背景
《渔家傲·西望乐邦云杳隔》是宋代诗人可旻创作的一首词。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思想有关。可旻是一位佛教僧侣,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阐释。这首《渔家傲》词,就是可旻根据佛教思想创作的,通过描绘乐邦的远景,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极乐世界的向往和追求。 另外,词的创作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。宋代时期,社会动荡,人民生活困苦,许多人在宗教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安慰。因此,可旻创作这首词,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社会的超脱和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期望。 总之,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佛教信仰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,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。
诗词关键字: 托生 计策 松柏
相关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    清净乐邦吾本郡。
    娑婆流浪因贪吝。
    冉冉思归霜入鬓。
    深嗟恨。
    塞鸿不解传音信。
    落日尽边沙隐隐。
    向西望处归应近。
    天乐是时相接引。
    宜精进。
    紫金台上谁无分。
  • 2
    [宋]
    四相相催生病老。
    死魔不定朝难保。
    争似寅昏持佛号。
    西方好。
    树林水鸟称三宝。
    磨灭等闲髭鬓皓。
    乐邦行计唯宜早。
    万亿国邦非远道。
    休烦恼。
    一弹指顷能行到。
  • 3
    [宋]
    西土纹成东土壤。
    星飞一点千华界。
    勿讶神魂生去快。
    无遮碍。
    乐邦只在同居内。
    八德池深华又大。
    跏趺端坐莲华载。
    耳听法音心悟解。
    低头拜。
    从今跳出胞胎外。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
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