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宿山前店,旅情安可穷。 猿声乡梦后,月影竹窗中。 南楚征途阔,东吴旧业空。 虎溪莲社客,应笑此飘蓬。 |
| 继世风流在,传心向一灯。 望云裁衲惯,玩雪步花能。 交战情忘久,销魂别未曾。 明朝阮家集,知有竹林僧。 |
| 披衣闻客至,关锁此时开。 鸣磬夕阳尽,卷帘秋色来。 名香连竹径,清梵出花台。 身在心无住,他方到几回。 |
| 渐欲休人事,僧房学闭关。 伴鱼浮水上,看鹤向林间。 寺古秋仍早,松深暮更闲。 月中随道友,夜夜坐空山。 |
| 荣华恩爱弃成唾,戒定真如和作香。 今古虽殊同一法,瞿昙抛却转轮王。 |
| 梓潼眷属何年别,长寿坛场近日开。 应是蜀人皆度了,法轮移向洛中来。 |
| 阳春已三日,会友闻昨夜。 可爱剡溪僧,独寻陶景舍。 |
| 向山看霁色,步步豁幽性。 返照乱流明,寒空千嶂净。 石门有馀好,霞残月欲映。 上诣远公庐,孤峰悬一径。 云里隔窗火,松下闻山磬。 客到两忘言,猿心与禅定。 |
| 杖屦相随任处便,不唯空寄上方眠。 归时亦取湖边路,晚映枫林共上船。 |
| 汤公多外友,洛社自相依。 远客还登会,秋怀欲忘归。 惊风林果少,骤雨砌虫稀。 更过三张价,东游愧陆机。 |
| 皎洁青莲客,焚香对雪朝。 竹内催淅沥,花雨让飘飖。 触石和云积,萦池拂水消。 只应将日月,颜色不相饶。 |
| 曾共刘咨议,同时事道林。 与君方掩泪,来客是知心。 阶雪凌春积,钟烟向夕深。 依然旧童子,相送出花阴。 |
| 岂曰趣名者,年年待命通。 坐令青嶂上,兴起白云中。 岸浸如天水,林含似雨风。 南宗犹有碍,西寺问恭公。 |
| 高处敞招提,虚空讵有倪。 坐看南陌骑,下听秦城鸡。 眇眇孤烟起,芊芊远树齐。 青山万井外,落日五陵西。 眼界今无染,心空安可迷。 |
| 洛下因归去,关西忆二龙。 笠漫河岸雪,衣着虢城钟。 睡鸭浮寒水,樵人出远峰。 何当化闾俗,护取草堂松。 |
| 返照塔轮边,残霖滴几悬。 夜寒吟病甚,秋健讲声圆。 粟穗干灯焰,苔根浊水泉。 西峰埋藓石,秋月即师禅。 |
| 紫粉笔含尖火焰,红胭脂染小莲花。 芳情乡思知多少,恼得山僧悔出家。 |
| 蜀国僧吹芦一枝,陇西游客泪先垂。 至今留得新声在,却为中原人不知。 细芦僧管夜沈沈,越鸟巴猿寄恨吟。 吹到耳边声尽处,一条丝断碧云心。 月落江城树绕鸦,一声芦管是天涯。 分明西国人来说,赤佛堂西是汉家。 |
| 舍下虎溪径,烟霞入暝开。 柴门兼竹静,山月与僧来。 心莹红莲水,言忘绿茗杯。 前峰曙更好,斜汉欲西回。 |
| 蟋蟀催寒服,茱萸滴露房。 酒巡明烛刻,篱菊暗寻芳。 [李益]新月和秋露,繁星混夜霜。 登高今夕事,九九是天长。 [广宣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