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宗流许身子,物表养高闲。 空色清凉寺,秋声鼓吹山。 看心水磬后,行道雨花间。 七叶翻章句,时时启义关。 |
| 谁寄湘南信,阴窗砚起津。 烧痕碑入集,海角寺留真。 楼憩长空鸟,钟惊半阙人。 御沟圆月会,似在草堂身。 |
| 扫庭秋漏滴,接话贵忘眠。 静夜人相语,低枝鸟暗迁。 星围南极定,月照断河连。 后会花宫子,应开石上禅。 |
| 天策二首作,境幽搜亦玄。 阁横三楚上,题挂九霄边。 寺额因标胜,诗人合遇贤。 他时谁倚槛,吟此岂忘筌。 |
| 浩气抱天和,闲园载酒过。 步因秋景旷,心向晚云多。 翠玉思回凤,玄珠肯在鹅。 问师登几地,空性奈诗何。 |
| 超然独游趣,无限别山情。 予病不同赏,云闲应共行。 斋容秋水照,香氎早风轻。 曾被陈王识,遥知江上迎。 |
| 细草亦全高,秋毫乍堪比。 及至干霄日,何人复居此。 |
| 莲花出水地无尘,中有南宗了义人。 已取贝多翻半字,还将阳焰谕三身。 碧云飞处诗偏丽,白月圆时信本真。 更喜开缄销热恼,西方社里旧相亲。 |
| 日高荒庙掩双扉,杉径无人鸟雀悲。 昨日江潮起归思,满窗风雨觉来时。 何堪身计长如此,闲尽炉灰却是疑。 赖有碧云吟句客,禅馀相访说新诗。 |
| 月楼风殿静沉沉,披拂霜华访道林。 鸟在寒枝栖影动,人依古堞坐禅深。 明时尚阻青云步,半夜犹追白石吟。 自是海边鸥伴侣,不劳金偈更降心。 |
| 皇甫冉细草亦全高,秋毫乍堪比。 及至干霄日,何人复居此。 |
| 早岁京华听越吟,闻君江海分逾深。 他时若写兰亭会,莫画高僧支道林。 频把琼书出袖中,独吟遗句立秋风。 桂江日夜流千里,挥泪何时到甬东。 |
| 缥帙无尘满画廊,钟山弟子静焚香。 惠能未肯传心法,张湛徒劳与眼方。 风飏檀烟销篆印,日移松影过禅床。 客儿自有翻经处,江上秋来蕙草荒。 |
| 石上盘古根,谓言天生有。 安知草木性,变在画师手。 阴深方丈间,直趣幽且闲。 木纹离披势搓摔,中裂空心火烧出。 扫成三寸五寸枝,便是千年万年物。 莓苔浓淡色不同,一面死皮生蠹虫。 风霜未必来到此,气色杳在寒山中。 孤标可玩不可取,能使支公道场古。 |
| 记得初骑竹马年,送师来往御沟边。 荆榛已失当时路,槐柳全无旧日烟。 远自嵇山游楚泽,又从庐岳去闽川。 新春阙下应相见,红杏花中觅酒仙。 |
| 彼岸闻山钟,仙舟过苕水。 松门入幽映,石径趋迤逦。 初月开草堂,远公方觏止。 忘言在闲夜,凝念得微理。 泠泠功德池,相与涤心耳。 |
| 院寒青霭正沈沈,霜栈干鸣入古林。 数叶贝书松火暗,一声金磬桧烟深。 陶潜见社无妨醉,殷浩谭经不废吟。 何事欲攀尘外契,除君皆有利名心。 |
| 寻危兼采药,渡水又登山。 独与高僧去,逍遥落日间。 渐看闾里远,自觉性情闲。 回首知音在,因令怅望还。 |
|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,金城柱上有二龙。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,寻常入海共龙斗。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,盘屈身长八十尺。 游人争看不敢近,头觑寒泉万丈碧。 近有五羊徽上人,闲工小笔得意新。 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,只求筋骨与精神。 徽上人,真艺者。 惠我双龙不言价,等闲不敢将悬挂。 恐是叶公好假龙,及见真龙却惊怕。 |
| 朝游访名山,山远在空翠。 ②氛氲亘百里,日入行始至。 谷口闻钟声,林端识香气。 ③杖策寻故人,解鞍暂停骑。 石门殊豁险,篁迳转森邃。 ④法侣欣相逢,清谈晓不寐。 平生慕真隐,累日探灵异。 ⑤野老朝入田,山僧暮归寺。 ⑥松泉多逸响,苔壁饶古意。 ⑦愿言投此山,身世两相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