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五月江南樱笋残,疏花吹尽绿漫漫。 雨来恰及梅黄候,春去犹余麦秀寒。 白日幽深茅屋静,野情萧散苎袍宽。 美人何处经时别,满耳新蝉独倚阑。 |
| 休将閒耳听云云,只作深居耳不闻。 素志肯随时节改,清贫难许利名分。 忘情茅屋无非燕,著脚春山独是云。 试问急流谁勇退,故园同看木欣欣。 |
| 数家茅屋枕鱼矶,岁岁生涯在渺瀰。 鸡犬怪人奔竹径,儿孙逢客倚柴篱。 壁悬簑笠残烟雨,门对溪山阅盛衰。 一曲新歌一船月,夜深来往碧涟漪。 |
| 石田茅屋野苔春,喜对庭闱话苦辛。 客路本无如意事,瘴乡难有却回身。 且寻农耒耕湘雨,待看天戈洗鞑尘。 门外黄旗边饷急,可堪杯酒各伤神。 |
| 自断余生更不疑,三间茅屋大江陲。 会降前代李长吉,只有后身韩退之。 群羊正饱官厨肉,野饭宁忘环堵葵。 能事阿穰今落寞,何人便捉画沙锥。 |
| 三间浰水小茅屋,不比麻田新草堂。 门我秋来气如火,此间何事得安康。 |
| 兰渚前头湖水清,了无俗事败幽情。 雨淋茅屋随时补,日射油窗特地明。 庭树晚莺窥户语,邻园秋笋过篱生。 芥菘渐美盐醯足,谁共贫家一釜羹? |
| 细霭斜阳一片秋,数家茅屋小江头。 橹声远入菰芦夹,鸟阵斜飞兰杜洲。 暂佳便成闲啸咏,欲归更复小迟留。 老翁脚力犹能健,明日重来倚寺楼。 |
| 茅屋相看冷似冰,蒲团孤坐澹於僧。 数行老墨閒居赋,一炷寒灯耐久朋。 时异不供三太息,吾衰何啻百无能。 后山亦有梅花月,不复年时兴可乘。 |
| 西崦东冈取次行,倚松小立又诗成。 山风溪月宝无价,牧笛樵歌画有声。 半顷莱田供伏腊,一间茅屋老升平。 未知沮溺今何似,却怕诸生问姓名。 |
| 麦熟南风挂衲畦,山禽快活晓来啼。 中分草色柴车路,半压藤花石步豀。 茅屋数家深避马,竹林三里远闻鸡。 荒村得句将谁赠,墙壁还随即事题。 |
| 几家篱落傍溪居,只看青山尽自如。 隔岸有桥多卖酒,小篮无处不提鱼。 何时茅屋人同住,旋买瓜田雨自锄。 寄语牧童休笑我,都缘错读半生书。 |
| 竹篱茅屋。 一树扶疏玉。 客里十分清绝,有人在、江南北。 伫目。 诗思促。 翠袖倚修竹。 不是月媒风聘,谁人与、伴幽独。 |
| 草树丛祠古,波涛仙掌清。 钟声千里阔,帆影一舟横。 茅屋边山戍,泥墙傍海城。 中原风景异,到此暗伤情。 |
| 今晨不为闲游出,不为闲游兴亦嘉。 带雨青山十余里,傍云茅屋两三家。 断流已作方塘水,旧雨犹残半树花。 欲借芦根安钓石,不知谁管碧溪沙。 |
| 天宽地大我何忧,白首行歌得自由。 穷既有神安可送,富如非义岂容求。 四时无出三春好,万事都拚一醉休。 茅屋酒旗遥唤客,余寒未许脱驼裘。 |
| 安用区区五斗鸟,竹篱茅屋唤人归。 闭门高卧不通客,倚树长吟懒系衣。 秋稻水乾还筑圃,春蚕桑尽欲鸣机。 山云野树吾家物,身瘦何妨道自肥。 |
| 绁足饲饥鹰,鹰饱意未平。 伏枥岂不安,老骥终悲鸣。 士生固欲达,又惧徒富贵。 素愿有未伸,五鼎淡无味。 茅屋秋雨漏,稻陂春水深。 长歌倾浊酒,举世不知心。 |
| 一岁惊心忽已除,宦游尚自客西湖。 漫题桃板标茅屋,旋买梅花插瓦壶。 俸薄幸无赊酒债,官閒却有索诗逋。 明朝万事从头起,依旧山肩竹样癯。 |
| 数间茅屋镜湖滨,万卷藏书不救贫。 燕去燕来还过日,花开花落即经春。 开编喜见平生友,照水惊非曩岁人。 自笑灭胡心尚在,凭高慷慨欲忘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