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茅屋开山脚,岚光映日光。 行人消野兴,个个醉壶觞。 |
| 浮图高出暮云低,雉堞连阴碧树齐。 茅屋人家兵火后,楼船鼓鞞夕阳西。 大江千里水东去,明月一天乌夜啼。 欲酹忠魂荒冢外,白杨秋色转凄迷。 |
| 茅屋路西东,穷山石径通。 钟声斜照外,人影落花中。 水舍看罾叟,柴扉饭犊童。 时时来接语,一笑亦相同。 |
| 久已废逢迎,萧然世外情。 因君访茅屋,相送到江城。 远岫雪中绿,寒流冰下行。 可堪此时别,独自返柴荆。 |
| 四只渔般叩板木,几家茅屋长儿孙。 天寒水浅江成路,地僻人稀郭赛村。 |
| 葱秀山头晓色鲜,月明茅屋汉江船。 登临纵发挥毫兴,莫许陪臣有和篇。 |
| 襄阳南郭外,茅屋一书生。 无事焚香坐,有时寻竹行。 画苔藤杖细,踏石笋鞋轻。 应笑风尘客,区区逐世名。 |
| 西风渺何许,安处即家乡。 社舞邻呼饮,时思礼荐尝。 孤灯茅屋雨,落叶石桥霜。 鸡黍当年约,谁能继范张。 |
| 茅屋沧洲一酒旗,午烟孤起隔林炊。 江清日暖芦花转,只似春风柳絮时。 |
| 索寞淮阴县,人家草草中。 荻篱纬春胜,茅屋学船篷。 今日非昨日,南风转北风。 霍然香雾散,放出一轮红。 |
| 石楼含晓色,茅屋静春晖。 野水中间落,云山西面围。 长歌樵担起,短笛钓船归。 景物随时至,诗成思欲飞。 |
| 煨火芋头四五块,傍林茅屋两三间。 道人若欲来相访,定是忙忙赶出山。 |
| 瓦室人家茅屋边,瓦囷亦与草囷连。 池塘过雨尚浮浊,杨柳新栽已带烟。 |
| 雨绝天景佳,前荣树光绿。 遥怜采芝侣,远在春山曲。 琴歌久已断,酒赋何由续。 有约今夕同,开樽扫茅屋。 |
| 北塞归远途,千里度陵谷。 日暮投阳德,馆宇半茅屋。 轻风吹枯枝,短垣依断麓。 雨歇行云低,山深听鸣鹿。 坐久正萧然,清溪走寒玉。 远客自无寐,呼童剪残烛。 |
| 南阳高卧屈将军,往事流传水墨昏。 莫讶轴闲茅屋小,个中藏得汉乾坤。 |
| 吾家老茅屋,破漏尚可住。 门前五巨樟,枝叶龙蛇舞。 半空隔天日,六月不知暑。 西照坐东偏,南薰开北户。 胡为舍是居,受此炮炙苦。 |
| 废宅委尘埃,梅花亦自开。 九泉无起日,双鬓有新摧。 索莫生何理,飘零句易哀。 若为归去晚,茅屋老苍苔。 |
| 茅屋萧萧晚,秋阳照土墙。 豆花初带荚,杞子未经霜。 原宪非君病,琴张是我狂。 相逢只长揖,一笑据胡床。 |
| 秃山束纡江,寸土无平田。 麦登粟事起,竟岁相周旋。 抉犁荦确间,并驱从两犍。 雨犍力不齐,手胼後者鞭。 日暮鞭更急,轭促肩领穿。 归来茅屋下,抚牛涕泗涟。 一饱勿易得,奈此官租钱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