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去城悬九里,夹地出双溪。 傍水编茅屋,移花近药畦。 长年无客到,终日有猿啼。 利路何须问,闲身尽可栖。 |
| 适远能忘别,冲行敢惮泥。 野航初唤渡,茅屋正啼鸡。 雨后妨梅步,风前对竹题。 因公动高兴,忆我旧幽栖。 |
| 桂岭东来下恶滩,苍梧细柳彩云间。 拍天二水通交广,耸日高城跨北山。 茅屋竹牌依古濑,筒槽渔艇满江湾。 驿亭笳鼓中宵发,又报南天使节还。 |
| 一榻虚明怀抱幽,水天无际望悠悠。 潮来不觉沙洲没,浪打只疑茅屋浮。 何处渔人横短笛,有时嫠妇泣孤舟。 忘机何必曾相狎,说与江边群白鸥。 |
| 细细清风吹月明,笋舆如泛夜舟行。 草根带露有虫语,茅屋闭门唯犬声。 鬼燐影寒惊远去,曜灵睡起亦东征。 踏车田父莫嗟怨,如此早凉谁与争。 |
| 农事春郊闵雨时,乞灵奔走宝公祠。 炉中沉水才三祝,天外油云已四垂。 蔌蔌通宵茅屋冷,青青破晓麦田滋。 更祈三日滂然泽,大作丰年遍海涯。 |
| 前村雨过溪流乱,行路迷漫都间断。 孤洲尽日少人来,小舟系在垂杨岸。 主人空有济川心,坐见门前水日深。 袖手归来茅屋下,任他鸥鸟自浮沈。 |
| 路转青村合,山连赤岸斜。 夕阳飞燕子,茅屋落桐花。 晚墅闻孤笛,轻舟阁浅沙。 前峰望不远,林暝欲栖鸦。 |
| 浮萍浩荡夹桑榆,茅屋田园狐兔墟。 拾橡岂能饥杜甫,鬻车终不困相如。 子规枝上他乡月,白鹤峰头处土庐。 三径虽荒归亦好,笔耕还有腹中书。 |
| 清霜茅屋耿无眠,坐忆分携一慨然。 楚客登临动归兴,谢公哀乐感中年。 凄凉古驿人烟外,迤逦荒山雪意边。 千树春风水杨柳,待君同系晋溪船。 |
| 峰峦清翠高千丈,织女机丝手可攀。 万壑云生春冉冉,一溪花落水班班。 人行樵径苍萝里,犬吠谁家绿树间。 今日看图怀旧隐,石田茅屋几时还。 |
| 朝来携杖到前溪,风暖花香满袖携。 郭索近晴穿草出,钩辀长日隔林啼。 松阴野庙将春社,茅屋人家正午鸡。 眼底韶光尽诗景,酒庐僧舍漫留题。 |
| 万花织篱凡几曲,绣屏处处围茅屋。 家贫张日无罗幕,东风吹开莫吹落。 居人应笑行客痴,春去春归殊不知。 |
| 霜纨如月胜吴纱,仿佛蟾宫路未赊。 涤暑自宜斟瑞露,凭虚谁肯乞飞霞。 荒城蔓草生萤火,古濑西风起浪花。 梦里仇山归未得,竹篱茅屋趁溪斜。 |
| 数椽茅屋小桥头,地段无多景自幽。 为爱平池三尺水,最宜明月一轮秋。 静留人影摇歌扇,轻动风涟下钓钩。 相去幽居无十步,不论时节恣来游。 |
| 梦里梁园,暖风迟日熏罗绮。 满城桃李。 车马红尘起。 客枕三年,故国云千里。 更残未。 夜寒如水。 茅屋清霜底。 |
| 摇摇旌旆出洪都,弥望田畴总废墟。 羸马不前身突兀,耕夫相视笑轩渠。 倚松茅屋斜开径,近水人家半卖鱼。 蒲叶向冬犹未割,临风遥忆路温舒。 |
| 北风休叹北船穷,此地曾经拜北风。 句践敢忘尝胆地,齐威长忆射钩功。 桥边黄石机先授,海上陶朱意颇同。 况是倚门衰白甚,岁寒茅屋万山中。 |
| 形枯面冷住山人,仿佛钱塘老惠勤。 寺窭不充黄粟饭,佛寒添绣碧苔纹。 秋声茅屋三间雨,野色松岩几树云。 嚼菜薰香清语久,一灯明来夜将分。 |
| 背依丛竹面清溪,茅屋萧疏类瀼西。 儿子社钱无用觅,田家秋酿且相携。 梁间已去将雏燕,阶下新行傍母鸡。 一束荆薪兼蕴火,不愁山路夜归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