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竹处杨枝学小梅,竹间茅屋白皑皑。 撑舟独拥蓑衣出,堪画何须待晚来。 |
| 茅屋往来久,山深不置门。 草生垂井口,花落拥篱根。 入院将雏鸟,寻萝抱子猿。 曾逢异人说,风景似桃源。 |
| 远岛映微红,疏林带寒绿。 石上一柴关,溪边两茅屋。 轻风花落地,细雨云归谷。 侧耳试闲听,疑闻《紫芝》曲。 |
| 紫阁气沉沉,先生住处深。 有人时得见,无路可相寻。 夜鹿伴茅屋,秋猿守栗林。 唯应采灵药,更不别营心。 |
| 雨重杨花落,春深杜宇悲。 交情惟有我,朋友更言谁? 云冷东山屐,尘埋北海碑。 夜来茅屋下,酸泪为君垂。 |
| 十月黄河道,舟行浊水泥。 今晨见清浅,不觉散凄迷。 云转山腰断,天连野色低。 可知茅屋近,忽听一声鸡。 |
| 流水当阶山对门,拟寻茅屋住荒村。 谁怜九里松间路,犹有人间市井喧。 |
| 二载流离苦,飘飘梦落花! 停车频买酒,问路倍思家。 尘重知城大,天长盼日斜。 何时平寇乱,茅屋味清茶。 |
| 车马长云寂,逍遥意亦嘉。 水田殊不恶,茅屋讵堪嗟。 故土含情远,荒村入望赊。 何由慰旅泊,耕殖毕生涯。 |
| 何处佳山水,依稀类辋川。 春风摩诘画,夜月剡溪船。 云树乡心外,莺花客泪边。 不嫌茅屋小,应喜是归年。 |
| 忆昨王师捷,还乡近五年。 艰危惟我共,俯仰得谁怜? 茅屋秋风里,烽烟夕照边。 乱离今转甚,思尔只高眠。 |
| 商岭东西路不分,两间茅屋一溪云。 师年耳聩知师意,人是人非不欲闻。 |
| 一间茅屋,尚自修治。 任狂风吹,连檐破碎。 科棋斜攲,看著倒也。 墙壁作散土一堆,主人翁永不来归。 |
| 积雪覆茅屋,僧居清更清。 浮生千劫尽,长日一灯明。 野鸟呼能下,山灵避不行。 旧时江月住,时听诵经声。 |
| 乃祖焚身为祖刘,末孙那敢不相周。 单辞往扣贤公子,茅屋保妨得借留。 |
| 松阴六七里,茅屋两三家。 坡暖四时笋,溪寒五月花。 泉声挟风雨,云气走龙蛇。 谁谓谋生拙,门前数亩瓜。 |
| 杂花生竹间,竹荒花亦瘁。 移花通狂鞭,春到两皆遂。 墙东破茅屋,排去收遗址。 时来拾瓦砾,细细留花地。 |
| 人鮓瓮头波放颠,两岸青山青插天。 篙师力尽客破胆,茅屋老翁方醉眠。 |
| 大滌山相向,华阳路暗通。 风霜唐碣久,草木汉祠空。 剑石苔花碧,丹池水气红。 幽人天柱侧,茅屋洒松风。 |
| 淳佑第三载,正朝把一杯。 老夫真是病,贺客不须来。 择日修茅屋,当春觅柳栽。 新年莫多事,且放好怀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