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有一鸟雏,凌寒独宿。 若逢云雨,两两相逐。 |
| 律仪传教诱,僧腊老烟霄。 树色依禅诵,泉声入寂寥。 宝龛经末劫,画壁见南朝。 深竹风开合,寒潭月动摇。 息心归静理,爱道坐中宵。 更欲寻真去,乘船过海潮。 |
| 淮海风涛起,江关忧思长。 同悲鹊绕树,独坐雁随阳。 山晚云藏雪,汀寒月照霜。 由来濯缨处,渔父爱沧浪。 |
| 地上春色生,眼前诗彩明。 手携片宝月,言是高僧名。 溪转万曲心,水流千里声。 飞鸣向谁去,江鸿弟与兄。 |
| 师名自越彻秦中,秦越难寻师所从。 墨迹两般诗一首,香炉峰下似相逢。 |
| 缘情生众累,晚悟依道流。 诸境一已寂,了将身世浮。 闲居澹无味,忽复四时周。 靡靡芳草积,稍稍新篁抽。 即此抱馀素,块然诚寡俦。 自适一忻意,愧蒙君子忧。 |
| 日暮天地冷,雨霁山河清。 长风从西来,草木凝秋声。 已感岁倏忽,复伤物凋零。 孰能不惨凄,天时牵人情。 借问空门子,何法易修行? 使我忘得心,不教烦恼生。 |
| 悠然对惠远,共结故山期。 汲井树阴下,闭门亭午时。 地闲花落厚,石浅水流迟。 愿与神仙客,同来事本师。 |
| 匡社经行外,沃洲禅宴馀。 吾师还继此,后辈复何如。 江上传风雅,静中时卷舒。 堪随乐天集,共伴白芙蕖。 |
| 花宫难久别,道者忆千灯。 残雪入林路,暮山归寺僧。 日光依嫩草,泉响滴春冰。 何用求方便,看心是一乘。 |
| 海畔尖山似剑芒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 若为化得身千亿,散上峰头望故乡。 |
| 寒空金锡响,欲过渭阳津。 极目多来雁,孤城少故人。 与师虽别久,于法本相亲。 又对清凉月,中宵语宿因。 |
| 山栖久不见,林下偶同游。 早晚来香积,何人住沃洲。 寒禽惊后夜,古木带高秋。 却入千峰去,孤云不可留。 |
| 天柱暮相逢,吟思天柱峰。 墨研青露月,茶吸白云钟。 卧语身粘藓,行禅顶拂松。 探玄为一决,明日去临邛。 |
| 诸方游几腊,五夏五峰销。 越讲迎骑象,蕃斋忏射雕。 冷筇和雪倚,朽栎带云烧。 从此西林老,瞥然三万朝。 |
| 一床方丈向阳开,劳动文殊问疾来。 欲界凡夫何足道,四禅天始免风灾。 [色界四天:初禅具三灾,二禅无火灾,三禅无水灾,四禅无风灾。 ] |
| 释子吾家宝,神清慧有馀。 能翻梵王字,妙尽伯英书。 远鹤无前侣,孤云寄太虚。 狂来轻世界,醉里得真如。 飞锡离乡久,宁亲喜腊初。 故池残雪满,寒柳霁烟疏。 寿酒还尝药,晨餐不荐鱼。 遥知禅诵外,健笔赋闲居。 |
| 诗僧与钓翁,千里两情通。 云带雁门雪,水连渔浦风。 心期荣辱外,名挂是非中。 岁晚亦归去,田园清洛东。 |
| 到日值摇落,相留山舍空。 微寒生夜半,积雨向秋终。 度讲多来雁,经禅少候虫。 方从听话后,不省在愁中。 |
| 七石配七贤,隐僧山上移。 石性殊磊落,君子又高奇。 跂禅服宜坏,坐客冠可隳。 夜倚月树影,昼倾风竹枝。 集质患追琢,表顽用磷缁。 佚火玉亦害,块然长在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