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杯酒邗沟上,纷纷已十年。 音容常想见,风迹每流传。 老去元卿位,新开太守阡。 庆门当更大,子弟固多贤。  | 
| 释迦行中国,设教周孔同。 吾知诸子弟,不殊阙里中。  | 
| 戏缠朱彩索,争带赤灵符。 踏草仍悬艾,包菰更结芦。 都还痴子弟,半出骏僮奴。 老病无他好,惟餐玉术蒲。  | 
| 玉笋头边懒押班,汗青笔削更重刊。 直言何管雷霆怒,清节不知冰雪寒。 性理晦庵真学术,须眉商岭古衣冠。 欲求绘画耆英手,写过江南子弟看。  | 
| 边城使心悲,昔吾亲更之。 冰雪截肌肤,风飘无止期。 百里不见人,草木谁当迟。 登城望亭燧,翩翩飞戍旗。 行者不顾反,出门与家辞。 子弟多俘虏,哭泣无已时。 天下尽乐土,何为久留兹。 蓼虫不知辛,去来勿与谘。  | 
| 君于场屋素称雄,非止原夫一技工。 贯虱心推白社族,执牛耳属紫薇公。 乌衣子弟如康乐,绛帐先生得马融。 看得龙飞第一榜,联翩奏赋冠南宫。  | 
| 政拙忻罢守,闲居初理生。 家贫何由往,梦想在京城。 野寺霜露月,农兴羁旅情。 聊租二顷田,方课子弟耕。 眼暗文字废,身闲道心精。 即与人群远,岂谓是非婴。  | 
| 汉家宫阙动高秋。 人自伤心水自流。 今日晴明独上楼。 恨悠悠。 白尽梨园子弟头。  | 
| 缅想咸阳事可嗟,楚歌哀怨思无涯。 八千子弟归何处,万里鸿沟属汉家。 弓断阵前争日月,血流垓下定龙蛇。 拔山力尽乌江水,今日悠悠空浪花。  | 
| 先生昔为子弟员,戏笔画花花蒐然。 少师索将送画苑,惜哉妙质亲朱铅。 朱铅万斛回高堑,壮士狂歌不成陷。 一时丹青坐颓靡,独有先生不营缮。 明朝皂帽紫绒衣,杖藜还看白云飞。 功名过眼如掣电,叹息斯人古亦稀。  | 
| 沙场诸子弟,少小尽晞颜。 迎我五经笥,归来七岛山。 朝游松子洞,暮宿惠人湾。 讲罢西风里,扁舟早送还。  | 
| 三山江上翠崔峨,草绿风烟春气和。 天宫缭绕金陵麓,人家映带秦淮河。 回廊屈曲通晴雨,驰道流离莹月波。 南中富乐风尘少,天下娱游子弟多。 悠悠满目经时岁,忽忽盈怀阻啸歌。 意气周郎三国尽,文情庾信六朝过。 江南丈夫会早夭,春心不饮荡如何。  | 
| 贺兰山下果园成,塞北江南旧有名。 水木万家朱户暗,弓刀千队铁衣鸣。 心源落落堪为将,胆气堂堂合用兵。 却使六番诸子弟,马前不信是书生。  | 
| 罗浮主人袁公发,伟才逸气千人杰。 二子轩昂有父风,妙年趣向天然别。 邑之子弟亦好儒,远来迎子求师模。 子非往教求即应,龟筮有决前光孚。 春风正好偕行乐,子如健翮摩天鹗。 秋闱从此卜亨途,回谢卑污翥寥廓。 为我殷勤问袁君,夺人所好非前闻。  | 
| 虏入山前山后州,控弦万骑此屯留。 四郊垒壁犹余警,十载疮痍尚未收。 野长蒿莱仍课马,兵佥子弟更防秋。 使臣多愧询民瘼,自咏小东谁为酬。  | 
| 杂管繁弦奏野航,听来声调是伊凉。 边关子弟江南老,今日曲中逢故乡。  | 
| 谁能采桑谈,谁能带经锄。 古人读书地,妙理出穷闾。 矧今治华室,山翠涌前除。 凤烟聚景趣,花竹成画图。 主人乌纱帢,子弟绣罗襦。 新装茧纸印,上记开闢初。 展卷忽有得,欣如奏齐竽。 勉哉造其微,勿逐皮毛粗。  | 
| 阊门四望郁苍苍,始觉州雄土俗强。 十万夫家供课税,五千子弟守封疆。 阖闾城碧铺秋草,乌鹊桥红带夕阳。 处处楼前飘管吹,家家门外泊舟航。 云埋虎寺山藏色,月耀娃宫水放光。 曾赏钱唐嫌茂苑,今来未敢苦夸张。  | 
| 玻璃横眠苍玉立,不容朝市一尘入。 鱼泳鸟飞自荐扬,舟来车往谁收拾。 主人潇洒宅一区,子弟何师受何书。 马迁史里万古具,张说诗中四时俱。 诗编史帙一关目,姑掇余甭清冰肉。 床头拈出周易读,更悟太清清蜕骨。  | 
| 营门飒飒惊风雨,一片楚歌中夜起。 拔山力尽霸业空,八千子弟淮河水。 腰间宝剑无精光,神龙变作魑魅语。 美人宛转其奈何,啼痕尽染征袍紫。 请从剑下化香魂,花枝肯傍秋风主。 妾心不作青山云,妾身甘作青山土。 君王若肯报妾身,重向江东整师旅。  |